学校新闻
绵阳泛美飞行职业技术学校电信反诈教育宣讲会顺利开展
来源: 作者: 发布时间:2025.10.29
为切实提升在校学生的反诈意识与防骗能力,筑牢校园安全防线,10月25日下午,我校特邀北川县公安局反诈中心主任曾骏警官开展“筑牢校园防线,远离电信诈骗”反诈骗专题宣讲活动。本次宣讲活动通过主场+钉钉直播开展,达到全员覆盖。

宣讲中,曾骏警官以“远在天边却又近在眼前的电信网络诈骗”为主题,从四大维度展开讲解。在“遥远的诈骗”板块,他梳理了电诈的发展脉络——上世纪90年代起源于台湾,2015年后因国内打击力度加大,窝点全面转移至东南亚,缅北、金三角等地因军阀割据、治安混乱,成为电诈“重灾区”,巅峰时期有三十余万中国人在此从事相关犯罪;同时详细拆解冒充公检法、刷单、投资理财、贷款等典型诈骗手法,尤其指出刷单诈骗利用“蝇头小利上钩+沉默成本心理”的套路,以及虚拟游戏脱离平台交易的诈骗陷阱,还揭露了裸聊、网赌等“不是诈骗的诈骗”与电诈共用洗钱通道的真相。

在“诈骗的预防”环节,曾骏警官重点介绍了实用防骗工具:国家反诈中心APP可提供诈骗预警、报案助手等功能;96110预警劝阻专线、12381涉诈预警短信需及时接听查看;“一证通查”可查询本人名下手机号与互联网账号,云闪付“一键查卡”能核查511家银行账户,帮助同学们排查身份信息被冒用风险。
谈及“眼前的陷阱”,曾骏警官警示,电诈是系统性犯罪,需黑灰产业链支撑,骗子常利用学生的社会关系(转发虚假信息、借用人脉)、通讯工具(收购/租借手机号、社交账号,远程控制手机搭建GOIP/VOIP设备)、支付账户(“跑分”洗钱、骗卡骗汇)甚至人身安全(以“缅北高薪”诱骗,实则实施拘禁、强迫犯罪),提醒同学们警惕各类“兼职推广”“设备租借”陷阱,做好SIM卡加锁保护。

最后,曾骏警官解读了“帮信罪”与《反电信网络诈骗法》:帮信罪已成为第三大刑事罪名,2021年起诉近13万人,30岁以下群体占比超64%,在校学生易因出售“两卡”沦为“工具人”;《反电信网络诈骗法》明确限制银行卡、电话卡开立数量,对涉诈行为最高可处十五日拘留、十倍罚款,且涉诈人员将面临征信惩戒(冻结银行卡、限制开卡)、政审与贷款受阻等衍生影响。他还给出核心忠告:不联系境外诈骗集团、不下载涉诈软件(如Telegram、WhatsApp),不做诈骗帮凶。

宣讲最后,他呼吁同学们牢记“天上不会掉馅饼”,遇到陌生来电与信息时冷静分析,及时向老师或家长求助,从自身做起增强防范意识,共同筑牢校园反诈防线。
此次宣讲通过鲜活案例与实用技巧,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电诈的危害与防范要点,有效提升了校园整体反诈能力,为构建平安校园奠定坚实基础。
相关信息
- 菲常新 | 第41个教师节,我们这样过! 2025.09.11
- 文化赋能,创新致远:绵飞院开展2025年秋季新学期泛美文化主题培训 2025.08.06
- 高职民航首创!泛美教育集团新加坡海外首个“双师型双挂职”基地,立产教融合国际新标杆 2025.08.03
- 从讲台“沉”入一线!绵飞教师赴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实践,淬炼“双师”能力 2025.08.01
- 价值上亿!绵飞实训设备大揭秘,用硬实力护航青春梦想 2025.07.28








